房地产走下坡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,随着一批批地产公司相继暴雷,更进一步加剧了土木行业的衰落。
近看来 EPC 、装配式、绿色建筑、智能化等一系列的也不算新的新名词,慢慢地被提及的越来越多,其中 EPC 模式发展方兴未艾,各大传统施工企业,纷纷下场布局 EPC,其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施工企业自己成立了设计院,高举着设计引领的旗帜,想在日益衰落的土木行业里,能够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。
很多设计院的设计人员也加入到施工企业的 EPC 布局中来,有的继续做设计,可能更多的还是做设计咨询或设计管理,作为施工企业的附属,立足设计,服务施工。那么设计人员来到施工企业,来做设计咨询也好,做设计管理也好,有什么优势与不足呢。
如果设计人员做咨询
很多设计院的人员转做咨询,要不站在设计的角度,成为专家型人员,这一处不满足规范,那一处设计不合理,如些云云,每每都要充分展现自己高超的技术和深厚的专业能力。
其实施工单位虽然一直高喊设计引领,价值工程,但是商人逐利,最根本的还是要赚钱,特别是在现在土木行业如此不景气的行情下,把握当下,及时落袋为安,方为上计。因此,设计咨询,根本还是要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,好一点的企业,可以在不降低工程品质,保证甲方利益的前提下,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,甚至有的企业,想方设法,一味地通过设计优化,来提高自身的利润率。其实也无可厚非,现在的土木已经是一片红海,每一个企业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生存下来,如果牺牲自己成就甲方,可能最终甲方比你还先倒下,前期给甲方输的血,得不到一点点回报,某大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,真的是血本无归。
话题回到设计人员做咨询,这种专家型的咨询,可能只是在自嗨,一顿操作狂如虎,一看利润两毛五,不能满足总包的需求,技术再好,也能空有一身好武艺,英雄无用武之地。所以,还是要考虑如何帮总包实现利益最大化。
在技术可行的范围内,可以考虑哪些可以实现永临结合、哪些能够实现快速施工、哪些是总包亏损项可以优化减少、哪些是盈利项可以适当增加,如此永临结合、快速施工可以节省施工成本,实现节流;减亏损增盈利,可以实现开源。技术是死是,人是活的,能用技术造福一方,也是功不可没的。
如果设计人员做管理
如果设计人员转到施工单位做设计管理,施工单位的设计管理,与以往接触的地产公司的设计管理有相似也有不同,地产公司可能主要是催图纸进度,标准做法,节省造价等方面。
撇开具体的管理不说,因为我也是一个管理小白,最近感触比较深的一个方面,之前在设计院,面对的是一个个的项目,而且设计师项目并行的时候并不是很多,能够同时做两三个项目已经是很难得了,而且每个项目的流程基本都差不多,特别是做施工图的,前期方案已经把基本的框架都定好了,施工图只需要按照规范规定,把方案细化就可以了,即使甲方有修改,也都是局部的修改。所以设计师的工作路径基本都是一条直线,多的两三第直线并行,一步步往下走即可。
而在施工单位做管理,事情太多又太杂,每个项目的营销基础不同,合同条件不同,项目诉求也不同,甚至目标也不明确。
一般的设计人员初作设计管理,往往就像是无头的苍蝇,到处乱撞,付出了很多,收获却了了,事倍功半。由以往的直线型工作路径,单一型工作路到,到施工管理的多线程,曲线型工作路径,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,是做不好管理工作的。而我接触到的大部分设计管理人员,却基本都还处在管理的未入门阶段,一天就是乱飞。如何能把多个复杂的问题梳理清楚,并且能够有条理的安排好工作,这也许是我们这些从设计转到管理,最需要解决好的问题,。